组织部

首页 >> 经验园地 >> 正文

培育领导才能 打造时代精英—— 开展“具有领导潜质学生骨干启航行动”的报告

2007年12月07日 00:00  点击:[]

一、具有领导潜质学生骨干的内涵

在迈向领袖型大学的征程上,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领袖型人才是题中应有之义,我校在实现各项办学目标的过程中,面临着培养什么样的领袖型人才、怎样培养领袖型人才的重要课题。徐显明校长在2004级新生入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提出,我校要培养具有三种领袖特征的人才,即崇高的道德品质、全面的能力素质、创新求异的思维;培养具有三种领导能力的人才,即杰出的管理力、敏锐的洞察力、独特的人格魅力;并通过专业人才、优秀人才、杰出人才、领袖型人才四个阶段,有步骤地实现培养领袖型人才的目标。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的团体,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先导作用。结合培养领袖型人才的目标,我校共青团确立了培养具有领导潜质学生骨干的行动计划,力图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促进一大批具有领导潜质的学生骨干率先成长起来,作为旗帜和表率引领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方向。

二、我校共青团的“具有领导潜质学生骨干启航行动”

近年来,我校共青团在实施“具有领导潜质学生骨干启航行动”中,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同时探索具有法大特色的学生骨干培养模式,以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以三种领袖特征(塑造崇高的道德品质、培养全面的能力素质、训练创新求异的思维)为目标,以三种领导能力为指标,结合四个培养阶段为步骤,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塑造崇高的道德品质——学生骨干参与主旋律活动

近年来,我校共青团系统坚持在“五四”、“七一”、“十一”、“一二九”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班团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利用和青年有关的重要的节日和纪念日开展主题班团日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骨干保持先进的思想,同时在活动中育人,使学生骨干能够在活动中提高自身修养。

主题班团日的活动除了固定节日和纪念日的活动外,校团委还会组织特定主题的团日活动,如2004年开展的“迎国庆爱国主义教育”主题团日活动、2005年开展的“科学、理性的爱国观”——纪念“五四”运动86周年主题团日活动、“传承爱国志、青春献给党”——纪念“一二九”运动70周年主题团日活动、2006年开展的“弘扬长征精神,共建和谐校园”——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等都是校团委和各学院分团委精心组织的具有广泛影响的主题教育活动,学生骨干在活动中得到了教育和锻炼。

各级团组织还重视利用特殊时期不失时机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在抗击“非典”的关键时期,校团委组织了“中国政法大学团员先锋队”,承担起抗击“非典”、服务同学的特殊使命,既锻炼了学生干部队伍,又教育了同学;开展了“弘扬五四爱国精神,争做抗击非典先锋”主题团日活动,各级学生干部在活动中以实际行动维护学校稳定、服务广大同学;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校团委实施“联系服务基层”行动,促进基层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一校带一镇、科普进村镇”活动;参与承办百名党支部书记“四助一访”系列活动;参与开展“五进五宣”千名党团员普法宣传活动。这些主题教育活动成为了特殊时期学校党委工作的重要助推,发挥了青年突击队和党的助手作用,锻炼了学生骨干在关键时刻拿得出,顶得上的能力。

(二)塑造崇高的道德品质——学生骨干开展形势政策教育

校团委紧密配合主题教育,通过广泛邀请党政领导、专家学者以及为国家取得重大荣誉、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为学生骨干和广大团员青年举行形势与政策报告会,使学生骨干更直接地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新成就、新变化、新理念,对青年团员干部进行正面教育。

近年来,先后邀请“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先进事迹报告团、新时期自强不息的大学生代表洪战辉、志愿西部的青年榜样徐本禹、新时期武警英模丁晓兵、新时期杰出的法官代表宋鱼水、王书田、优秀的律师代表佟丽华为同学们进行专场报告,借榜样的力量感染、教育我校学生,引导学生骨干在前进道路上不断努力,学习英模自强不息的精神和为国为民奉献不止的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006年,研究生会还适应新形势,举办了首都知名法律院校研究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八荣八耻”重要讲话座谈会,号召全国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研究生学生骨干在新时期的思想发展提供方向和目标。

(三)培养全面的能力素质——学生骨干参与实践锻炼和社会服务

坚持社会实践,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一直是我校的优良传统,也是历练学生骨干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校团委进一步完善了以假期组团实践为龙头,以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学生返乡实践为两翼,以模拟法庭、普法调查、法律援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格局,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提升活动质量,使社会实践逐步实现基地化、项目化、社会化,努力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学生骨干了解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在此基础上,校团委继续推进暑期社会实践的项目化管理模式,调整社会实践布局,提高层次,组建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实践团,开辟了从东部到西部广泛的实践区域。在2006年实施的中国政法大学团学系统暑期社会实践“双百行动计划”中,来自我校12个学院和校团委直属学生组织的100个实践团队,奔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106个市、县、区,围绕“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关注社会和谐发展”这一主题,开展了涉及法律援助、村镇帮扶、文化宣传、政策宣讲等十个方面的实践活动。

这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干部在实践过程将观察社会、体验社会、思考社会相结合,加大实践活动的理论侧重,鼓励撰写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将实践报告的质量列为评估各实践团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而在每次实践中,学生骨干都是活跃在各个团队前列,在实践中坚持吃苦在前,全面协调,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帮助同学,实现自身素质提高和团队整体目标达成的双赢。

志愿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也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我校以各级学生干部为主的志愿者参加了第22届世界法律大会、傲胜铁人三项世界杯、中国网球公开赛等大型会议和赛事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青年志愿者协会长年向社会提供法律援助,为上访人提供法律建议。青年志愿者协会还与昌平区街道办事处和各管理委员会合作开展了区校共建与公益家教等活动,既有力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服务工作,又帮助了社区居民和办事处缓解了生活问题方面的压力。近年来,校团委已和昌平区司法局、北京市一中院、北京市信访办等单位签订协议,在昌平和学院路校区周围挂牌建立了一批分别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并先后在育新小学、北京市残疾人剪纸艺术学校、北京市公安局收容教育所一所建立了志愿服务基地,为学生骨干投身公益服务活动创造平台。在这些活动中,我校学生骨干无不积极参与,并在活动中积极行动,在社会上树立了法大学子的崭新风貌。

(四)培养全面的能力素质——学生骨干开展自我教育

近年来,校团委依托传统团校的优势和成功经验,创造性地开办了“中国政法大学先锋团校”,通过报告会、专题讲座、观看重大政治题材的影视片和实践锻炼等丰富多彩的方式和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分期分批地对全校主要团干部和学生干部进行了党团基本知识教育、团员意识教育、党情国情教育和实践能力教育,并通过结业论文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了我校学生骨干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德育发展动态,为我校各项工作储备了干部队伍,积累了青年基础。   

迄今为止,“先锋团校”已经陆续举办基础班2期,研讨班2期,全校740人次的学生骨干在“先锋团校”中接受了教育、得到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两期共27余万字的《先锋论丛》集结了数十篇优秀的结业论文,为共青团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理论成果。

(五)训练创新求异的思维——学生骨干创新基层学生活动

校团委在12个学院均建立了分团委,由在辅导员岗位上表现突出的年轻教师担任分团委书记、副书记,在校团委的统一部署下指导各学院的团学工作。各学院分团委干部队伍精干、得力,很多干部学生时代即是我校主要学生骨干,在他们的精心指导关心下,各学院学生委员会、学生会、团总支、班级团支部成为了团组织在基层联系同学、凝聚人心的坚强堡垒。近年来,民商经济法学院的“江平民商法奖学金”评选活动、“法大心晴在线”心理网站、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文化节”、人文学院的“历史文化月”、“哲学文化月”等一系列团学工作成果经过几代基层团学骨干的打造,已经成为了我校共青团工作的品牌。一大批团干部、学生骨干在基层工作中得到了锻炼,实现了“通过活动锻炼干部”的目的。2003年至今,各基层团组织共有近200人次获评校优秀团干部,超过800人次获评校优秀学生干部,21人获评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

(六)训练创新求异的思维——学生骨干建言学校发展

我校各级学生组织在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学生委员会制度为桥梁,各级学生委员会、学生会为主力,建立起学生组织参与民主治校的科学体系。多年来,各级学生委员会通过以“召集学代会、召开全体委员会议”为主渠道的多条途径,广泛吸纳同学中对学校改革发展的意见建议。各级学代会代表和学生委员会委员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绝大部分是各个学生组织的主要学生骨干,他们代表着广大同学的利益和主张,不断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以2006年召开的第十一次校学代会为例,来自全校12个学院的313名代表共提出提案284份,涉及学校改革发展、教学科研、后勤管理、安全保卫、学生工作等五大类十余个小类,为学校各部门服务管理水平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了思路、提出了要求,为学校改革发展增添了精神动力,也为民主治校、依法治校探索了成功模式。学生组织参与民主治校,是“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生动体现,各级学生骨干在通过学生组织参与学校建设发展的过程中,提高了参政议政的能力,增强了自身责任感,这是我校共青团塑造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具备全面领导能力学生骨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启航行动取得的成果

(一)我校各级学生干部现状统计

1、我校学生干部覆盖面:我校在校学生20000人,各级学生干部3029人

2、各级学代会代表、学生委员会委员覆盖面:

委员代表比例

88%

委员12%

 

3、各层级学生干部比例:

各层级学生干部比例

基层77%

院级14%

校级9%

(二)近年来我校学生干部获奖情况

2003-2004年度获奖情况

获奖名称

获奖人

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

廖凤霞(法学院)

侯同晓(法学院)

        刘  斌(民商经济法学院)

    张铂炎(国际法学院)

           王  乾(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张金瑞(商学院)

  彭慧芳(人文学院)

北京市三好学生

冯青生(法学院)等22人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张  淼(校团委)等238人

校级三好学生

徐  杰(法学院)等228人

2004-2005年度获奖情况

获奖名称

获奖人

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

程  波(校团委)

马  锐(法学院)

        王甲同(民商经济法学院)

    李  桢(国际法学院)

      苑文博(刑事司法学院)

           董宁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杨照莹(外国语学院)

北京市三好学生

孙  林(校团委)等21人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强发贵(校团委)等282人

校级三好学生

梁  菲(法学院)等266人

校级优秀团干部

程  波(校团委)等44人

校级优秀共青团员

宋修福(校团委)等397人

2005-2006年度获奖情况

获奖名称

获奖人

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

王长瑞(市学联)

刘永峰(校团委)

谢玉方(法学院)

        孙  浩(民商经济法学院)

    王阳红(国际法学院)

      张  楠(刑事司法学院)

  邸维蛟(人文学院)

      何  滨(法律硕士学院)

北京市三好学生

赵昕劼(校团委)等21人

校级优秀学生干部

熊元林(校团委)等263人

校级三好学生

胡喜辉(法学院)等252人

校级优秀团干部

赵慧宇(校团委)等69人

校级优秀共青团员

肖  靓(校团委)等438人

 


(三)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在各级各地国家机关工作的情况

我校55年办学历程中,累计为国家培养了十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广大毕业生怀“推动政治进步、法治昌明、社会繁荣”之志,扬“经国纬政、法泽天下”之法大精神,赴社会需要之岗位,以骨干的身份支撑着国家的政法事业,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作出独特的贡献。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在全国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而法科就业人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保持了90%的就业率。其中,各级学生骨干在择业、就业的过程中体现了接受过严格能力训练的优势,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仍是他们就业的主渠道,一些学生骨干经过几年的进一步培养在机关单位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2004-2006年,学校本科生考取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公务员人数分别为536人、530人、387人,学生在省会城市、直辖市或计划单列市就业的比例分别为81、1%、80、5%、82、8%。国家公务员、大城市在人才选拔方面机制相对比较成熟,标准相对较高,毕业生尤其是学生干部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一斑。

 

近三年我校本科生毕业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年度

国家机关

企业

事业

其他

2004

52、5%

24、2%

3、7%

19、6%

2005

51、9%

24%

8、6%

15、5%

2006

42、4%

34、9%

9、1%

1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