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

首页 >> 经验园地 >> 正文

创立德育队伍整合机制 提升教育管理水平

2007年11月06日 00:00  点击:[]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十六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配套文件。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推进我校的德育新体系建设,我校立足实际,进一步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和社团指导教师的遴选工作,通过制度建设、组织保障、人员培训等一系列措施,建构以辅导员、班主任、社团指导教师为主体的德育工作队伍整合机制,打造了一支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高素质学生工作队伍,形成德育工作的合力。

一、立足实际,凸显学校特色,全面实现德育队伍的整合。

实现辅导员、班主任、社团指导教师的队伍全面整合,构建高效的德育队伍运行机制作为我校大学生德育工作中一项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德育理念,实现了学校优良传统和改进创新的结合,也是学校构建德育新体系中重要的一环。

(一)整合机制以大学生全面成才为核心

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工作理念作为我校构建德育新体系中的重大创新,也是实现德育队伍全面整合的指导理念。辅导员队伍、班主任和社团指导教师作为大学生德育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虽然职责、分工存在的差异,但其核心都是为了大学生的全面成才而服务。工作核心价值的共同性和服务对象的一致性成为实现队伍全面整合,保障机制整体良好运行的基础。德育工作队伍的全面整合是为了更好实现大学生全面成才,是“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德育队伍建设的具体体现。

(二)整合机制重在制度创新和工作途径的扩宽

我校向来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在学生工作中贯彻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宗旨,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学校党团干部、辅导员为主体,全体教职工参与的全员育人机制。学校还进一步探索高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的新途径,2003年我校在“德育教育试点班”工作中,学校首推德育导师制;法学院作为党建工程的学风建设样板试点单位,于2005年在全院范围内聘任学生导师,并正式出台了《法学院学生导师学生辅导员执业规则》。通过这些积极的探索,在充分总结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规范了辅导员队伍建设,正式在全校范围推出班主任制度,并为学生社团配备了指导教师,形成了我校的德育队伍的全面整合。德育队伍整合机制通过多种渠道,在确保大学生德育队伍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了专业课教师在内所有教职工的育人作用。

(三)整合机制突出德育工作多元化

队伍建设是整合机制的基础,以大学生全面成才为核心,各支德育队伍通过工作模式的全面革新,充分发挥功能。辅导员重视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为同学服务,处于学生德育工作的最前沿;班主任协助辅导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为学生提供专业学习指导;社团指导教师则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教学实践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育队伍整合机制通过各支队伍的全面配合,突出加强了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依托德育新体系建设 实现队伍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

德育队伍整合机制作为学校德育新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德育新体系在体制和领导方面为队伍整合机制的良好运行提供坚实了保障。目前,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德育队伍已经形成了由我校学生工作部统一管理指导、各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体制。

(一)明确部门责任  实现统一管理和分工负责的协调

在我校德育新体系中,校党委领导下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校德育工作,学生工作部作为小组的执行机构,具体协调各德育职能部门开展日常德育工作。在德育队伍整合机制中,学生工作部起到了统一管理和指导的作用。学生工作部作为负责德育队伍建设的主要职能部门,全面负责全校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社团指导教师的聘任和培训工作,同时指导各职能部门在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具体开展德育工作。在目前学校二级管理体制下,学工部的统一管理指导突出政策引导和制度建设,而作为德育实施具体部门的各学院则以落实相关措施、立足本部门实际开展具体工作,通过明确部门职能,德育队伍整合机制实现了领导有力,多方保障,充分实现整体合力的良好局面。

(二)以人才培养作为基点  加强队伍素质建设

德育工作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水平、力度以及成效。学校在队伍整合中注意打造一支学习型和创新型队伍。为进一步提高这支德育队伍的业务素质,以学生工作部牵头,学校举办了多次辅导员、班主任的校内培训,内容涉及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师生关系和分享工作经验,辅导员和兼职班主任参加人次达400人次。同时,我校首建辅导员联盟网站(http://xgb、cupl、edu、cn/fdy),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交流的平台。从2002年起,将培训扩展到了境外,先后选送了多批优秀辅导员到英国牛津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高校交流或接受培训。

目前我校学生德育队伍已经建立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学校由人事处和学生工作部共同负责,将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日常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通过交流、培训,使大家开阔了视野,拓展了工作思路,进而提高了学生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为他们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完善相关制度 规范队伍建设

德育队伍整合机制重在规范化建设,学校为进一步实现德育队伍整合长效机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予以保障。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客观分析新情况新问题,对原有的文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修订,为全面贯彻落实两个文件的精神,先后颁布并实施了《中共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国政法大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中国政法大学德育纲要》等文件。在《中共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析了新形势下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特殊重要性和紧迫性,在辅导员、班主任的配备,选聘、培养培训都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中国政法大学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条例》则是对《实施意见》的具体贯彻,从岗位、职责、聘任程序、培养培训、工作要求、制度保障、考核等七个方面细化,特别是在条例中科学地制定了辅导员、班主任的各自职责,以及对他们的不同工作要求,使这支队伍的成员能够真正做到守土有责。《中国政法大学德育纲要》是我校第六次党代会上提出建立德育新体系结出的硕果,把全员德育、全方位育人,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纳入科学体系。如着力培养学生辅导员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学生辅导员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三、构建德育工作队伍长效工作机制

通过对于德育队伍的全面整合,学校在组织机构和领导体制等各个方面加强了我校的德育队伍。以科学的管理理念为指导,学校狠抓落实,确保德育工作队伍在运行机制上的顺利,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一)充实队伍  确保人员到位

学校在德育队伍建设严把入口关,在确保数量的同时,提高队伍的整体质量。学生辅导员的选聘配备工作,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把好入口关的三大法宝就是明确标准、严格程序、拓展渠道。全国重点大学的应届硕士毕业生且应是中共党员,这是一个准入标准。目前,我校已经建立了以面向校内外公开招聘为主、以优秀本科毕业生留校工作两年后攻读硕士研究生为辅的选拔体制。在兼职班主任的聘任中,也是聘任一批具有较高学术科研能力,责任心强的专业课教师从事兼职班主任。目前我校已有65名专职辅导员,178名班主任、32名社团指导教师以及8名兼职心理教师,这支德育队伍在北京市高校范围内是首屈一指的。

(二)强化岗位职责  搭建工作平台

 学校以实施《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周志》制度为突破口,加强德育工作的规范化建设。要求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每周都要将工作内容记录下来,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工作部定期检查周志的落实情况,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辅导员、班主任考核和评优、职称评定等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周志制度的监督、评价功能。这一制度的实施有效地促使辅导员有意识、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工作,使学生工作向理性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此外中国政法大学学生预警机制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日常行为方面进行分级警示,使管理学生,服务学生的关口前移,使辅导员在工作中能区别情况,有针对性从而使辅导员的工作由经验转向科学。关注特殊群体,建贫困生档案,使资助贫困生的工作由经济能力资助向心理、能力资助转变。中国政法大学学生预警机制的建立与实施,建贫困生档案的工作都使辅导员工作有了抓手,进一步扩大了德育空间。

(三)鼓励创新 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

学校还进一步创新德育工作机制,以先进的理念教育人,以激励机制鼓舞人。为深入贯彻16号文件的精神和我校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构建德育新体系;激发我校教职员工关心、支持、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水平,我校于2005年设立中国政法大学德育工作创新奖,并出台了《中国政法大学德育工作创新奖评选办法》。学校还鼓励在学生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每年都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师德先进个人、优秀班主任、辅导员的评选,发扬先进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还通过出台《中国政法大学辅导员岗位考核办法》以及相关配套指标、问卷等一系列制度,以及优秀班主任、辅导员的评选,发扬先进人物的模范带头作用。学校通过建立机制,明确每个部门、每个人在德育工作中所肩负的责任,并和目标责任制、行政问责制结合起来,实现了德育工作队伍的良好运行和实效。

    四、突出学生本位,全面实现育人功能

    构建辅导员、班主任以及社团指导教师的德育队伍整合机制,实现了我校德育工作队伍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为推动我校德育工作的迅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在校党委的统一部署领导下,通过全校上下的一致努力,学校为学生的全面成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德育效果显著。

(一)德育措施得力  队伍保障有力

通过一系列整合措施,我校已经形成了一支符合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要求的高素质德育队伍。目前我校的德育工作队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主体多元化,涵盖面广。德育队伍既包括专职辅导员也包括兼职辅导员,既有党团干部也有专业课教师、教辅和后勤工作人员,我校的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彻底贯彻了全员育人的理念;二是队伍素质高。随着近年来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力度不断加强,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都有较大的改善。以辅导员、党团干部为主体的专职学工队伍为例,目前35岁以下的占80%,硕士以上学历的占75%,外校学缘占到77%。兼职班主任队伍构成也主要以博士和中高级以上职称构成,其中不乏我校各学科的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三是队伍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自从我校德育新体系构建以来,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在我校大学生德育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学校德育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先进人物,深受同学爱戴,获得社会高度评价。

(二)德育效果显著 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辅导员、班主任和社团指导教师的整合机制的构建实现了德育的全面合力,为大学生成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辅导员作为德育工作队伍的主力军,工作在第一线,他们以人格魅力和工作热情潜移默化着同学;班主任作为同学们的知心人,学术上的引路人,为广大同学解惑指南;社团指导教师悉心指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推动学生素质全面拓展。在他们的努力下,我校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学校形成了良好向上的学风,各班级内部也出现了共同学习,集体进步的良好局面,以04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班为例,该班及格率达100%,平均分83、88分。班级内有13人在校内外刊物发表文章,两人获学校创新基金项目,班级一大批学生担任学院和本院的学生干部,成为学生骨干,班级荣获了北京市优秀班集体称号。学生的第二课堂建设也成绩突出,学校社团在全国各类比赛中屡获大奖。于健老师作为英语协会的指导教师,率非英语专业学生组成的辩论对参加全国高校英语辩论赛,在诸多著名英语高校专业队伍中脱颖而出,获天津区冠军。在他的辅导下,我校选手在各类英语比赛中屡有斩获。先后有同学获得全国英语辩论赛最佳辩手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第一名,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赛一等奖,LSAT考试全国最高分获得者,Freshfield全球法学英语论文大赛(中国区)第一名,雅思考试全国最高分获得者,托福和GRE考试超高分获得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