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

首页 >> 理论视点 >> 正文

在先进性教育的契机下 谈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李丹

2008年10月20日 00:00  点击:[]

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价值定位

所谓廉政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和其他社会团体,以及这个国家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于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环境中,所形成的关于廉政的理论、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等的总和,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中央认真总结了我国反腐倡廉的基本经验,认识到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2005年印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了“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的任务,要求“积极推进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

党的先进性要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作为一个拥有七千多万党员的政党,党的执政能力经受了历史的严峻考验,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具备优秀的政治素养和卓越的执政才能。当前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党员队伍中却存在着与保持先进性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一些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党员意识和执政意识淡薄,带领群众前进的意识不强,难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1]面对这些问题,开展和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因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表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内容之一是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廉政文化恰恰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体现。积极倡导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是新的历史时期所面对的重要课题。现如今,有些党员干部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抵制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有些党员干部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以及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根本上还是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要紧密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道德品质修养,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廉政文化建设与廉政制度建设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了党风廉政建设的体系。廉政文化建设有廉政制度建设无法取代的特点和优势,是党风廉政建设及惩治与预防腐败体系的 “自律”部分,起着重要作用。根据唯物主义辩证法,自律是内因,他律是外因,廉政制度建设最终需要靠廉政文化建设这个内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才能为党风廉政建设与反腐败工作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特点和功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2]大学是传承文明和培育人才的圣地,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文明(主要是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并通过师生创造高品位的校园思想文化,传播、渗透、辐射到整个社会,引领社会文化的前进方向。把廉政文化建设引入校园,是校园文明建设的需要,可以丰富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内涵。同时高校组织和性质的特殊性,使得它能够比其他任何组织机构、社会团体更方便地集中人员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更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持久地进行党性学习,建立适应新形势,符合法律规范相,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廉政文化体系;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价值取向植根于师生党员心中。

高校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高校教师作为这一使命的履行者具备良好的知识积累和智慧。他们可以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以不同的手法和角度来阐释和表现廉政文化的种种内涵,可以充分地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来丰富廉政文化建设的表现形式,使之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体现高校孕育、创造和传播新思想、新理念的特点,从而不断地为廉政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进程。

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不是突发奇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尤其是这些民族文化中的精髓部分,为我们的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且宝贵的资源。孔子创立的以“仁”为本的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的政治统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典政治中廉政文化建设的发端。“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3]是儒家廉政思想的集中体现。伴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廉政思想和廉政文化也得到了不断丰富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优秀遗产。[4]而之所以要对优秀廉政文化遗产进行继承和发扬,一方面是因为它们有着适应现实需要的部分,包含了与现实相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另一方面学校作为教育机构,更有便利的条件(在知识资源的占有度和熟知度上具备明显优势)对师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这就为廉政文化建设开辟了有效途径。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先进性教育

(一)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先进性教育的必然要求

共产党员要想保持先进性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领悟,不断地提高。只有那些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够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先进分子才拥有这样的先进性[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先进性教育要实践的主要内容,党风廉政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永远保持我们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从另一个角度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际上就是在新时期党的先进性的精辟概括和具体表现。

(二)有助于党员提高自律能力,永葆先进性

   “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而实践也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文化具有自身的历史性和时代特征,只有与时俱进地开展廉政文化建设,为我们的先进文化填充新的内容,才能不断地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建设只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部分,只是外因。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进性,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需要坚定的政治理想和自律能力。“坚持自觉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同剥削阶级政党的本质区别之一”,[7]一个“自觉”道破了自律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廉政文化建设强调道德的力量,强调党员同志的内在因素,强调“自律”。廉政文化的目的在于弘扬廉洁从政的精神和理念,进而内化为党员同志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观念,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诚然,廉政建设这一系统工程需要多种因素共同配合才能发挥作用,而廉政文化是其中一股无形的力量,是党员同志自律的精神支撑。党员同志自觉地自我约束,“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才能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党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葆先进性。

(三)廉政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开展先进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本身也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党的先进性的需要。廉政是维护国家、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石。廉政文化建设是廉政建设工程的首要条件。廉政文化建设可以通过先进的价值观念及廉政理念把不同层次的党员凝聚起来,使整个党员队伍因为同一种文化渊源而形成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继承和发扬优秀的廉政文化遗产,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提高反腐倡廉、执政为民的认识,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还是具有现实和历史意义的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和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区别就是它代表和实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锦涛同志曾经强调,反腐倡廉能力,是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中国共产党成功执政经验证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共产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的关键。所以说,廉政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在于维护党的领导,捍卫党的性质和宗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党员的廉政意识,输出肩负建设社会主义重任的合格人才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对于即将成为国家主人的大学生们,应该从塑造其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廉洁意识入手,开展爱国爱党、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崇尚廉洁的廉政文化教育,增强他们的廉洁意识和廉洁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在日后的工作岗位上,能够提高履职能力,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保持廉洁的作风和观念,更好地担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责任,肩负着传播先进文化的使命。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通过长期宣传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未来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中担负的重大历史责任,自觉弘扬廉政精神,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道德风尚,让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充实大学生的头脑。[8]

“学生党员”是一个特殊的党员群体。他们成长在校园这个单纯的环境下,没有深入地接触过社会,思想意识还处在发展阶段。但是总体说来,学生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他们长期受党的思想理论熏陶,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较深的认识。在高校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还在于强调日常的培养和积累,要通过长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积极向上的引导,才能扩大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让先进性永葆活力。将廉政文化引入校园,弘扬廉政文化,把反腐倡廉意识引入到学校的教育和工作中,营造一个廉洁、健康的育人环境,对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列宁选集》第1卷。

[2]《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2004年11月7日。

[3]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05年1月11日。

[4]朱熹注:《四书五经》,中国书店1985年11月版。

[5]《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12月版。

[6]陈世禄 夏秀芹 曲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做到“五个纳入”》,原载于《中国冶金教育》2005年第4期。

[7]徐海峰主编:《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8]顾玲艳:《发挥高校党员先进性研究》,原载于《教书育人》2005年12月。



[1]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2004117日。

[2]朱熹注:《四书五经》之大学篇,中国书店198511月版。

[3]《礼记正义》之礼运篇,第43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2月版。

[4] 徐海峰主编:《廉政文化建设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第424页。

[5] 顾玲艳:《发挥高校党员先进性研究》,原载于《教书育人》200512月。

[6] 《列宁选集》第1卷,第242页。

[7] 胡锦涛:《在中纪委第五次会议上的讲话》,2005111日。

[8] 陈世禄 夏秀芹 曲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应做到“五个纳入”》,原载于《中国冶金教育》2005年第4期。

(转载自《行进在求实与创新轨道上的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转载请表明出处。)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