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以来的80多年时间里,领导中国人民经过坚苦卓绝的努力,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展现了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所蕴含的伟大力量。当前,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现现代化强国这一历史进程,其任务之艰巨,目标之伟大,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更加艰难曲折的长征。面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2004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全面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下称“保先教育”)[①]。一年多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党的各级组织和7000万党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肃认真的态度,积极投入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来,开展学习评议,查找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加强建章立制,推动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
我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自2005年9月14日召开全校动员大会,至12月22日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在历时三个月的活动中,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全校20个分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高度负责,带领299个党支部,4300余名党员积极投入,并圆满完成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和整改提高阶段的各项工作任务。
应该说,我校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总结经验,活动的成功,最主要还是得益于校党委的正确领导。比如,以“抓住六个好机会”[②]、“选好三个切入点”[③]为主线,处理好“八种关系”[④],要实现 “四个目标”[⑤]等等,从而使我校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效明显,受到广泛好评。
虽然,整体的提高并不代表部分就一定前进,但如果一个整体的部分都不优秀,则部分所组成的整体肯定不能达到完美。校保卫处作为中国政法大学这个整体的一个部分,是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在公安、国家安全机关及地方综治部门、武装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人民武装工作的职能部门。当校党委对我校要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动员一开始,保卫处的领导班子就提出: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构建安全防范新体系,创建平安校园。为了实现此目标,全处同志就要利用先进性教育的契机,既从思想上重视,理论上学习,更要在实践中创新,工作中进步。
一、把实践成果看作是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阶段结果
先进性教育是一个过程,是一个阶段,是党的革命事业长征途中的一个时间段。它本身不是结果,不是目的,不是最终归结点。所以,任何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不能仅仅看作只是其本身结果的体现,而应该被看作是承上启下接力展示。因此,任何部门,尤其是业务单位必须采取统筹兼顾,科学安排,注重实效,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当作巩固扩大以往工作成果的机会,当作对下一步工作的激励动力和展示平台。
因此,保卫处全体党员干部首先从思想上深刻地领会了这次由学校党委领导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林发军处长提出“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构建安全防范新体系,创建平安校园”的要求下,同志们结合各自所负责的工作是实际情况,有特色的适时开展了相关系列活动。当然,这些活动从最根本上讲,都是紧紧围绕作为高校的中心功能即教学与科研[⑥],创造性发挥本位职能展开的。
比如,06年是学校行政改革年,处领导班子决定把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作为工作重点,努力构建服务型机关[⑦],把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作为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从而使“热情服务、满意在校园”在保卫处各个岗位上再上新台阶、出现新气象。同时,保卫处领导班子提出要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对现有保卫干部进行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加强主流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教育,全面提高保卫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结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和人员更新,逐步改变保卫干部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
为了切实加强两校区的安全保卫工作,保卫处利用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整改的机会,不仅对相关工作人员和保卫干部加强了责任意识教育,明确了各自职责,而且制定了相应规范制度,建立起我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长效机制。采取的措施有:两校区“校园110”均实行了24小时不间断巡逻制度;昌平校区电视监控系统在完工交付使用后,实行了严格的24小时值班,并与“校园110”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技术防范和“校园110”的快速反应的作用,提高校园的安全防范能力;对学校易发案的重点部位和地段,如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室等地方,我们既制定出工作要求,做到常规性深入这些地方检查,看是否有不利防火、防盗的安全隐患存在,也做到有重点性的通报,要求有关学院加强对重点人重点事的教育及关注。
针对有些具体问题,保卫处更是切实加强保卫工作,保障教师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比如,针对昌平校区家属院曾连续出现数起盗窃案,从而引起部分教师员工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的事实。为了真正达到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的,坚决落实学校党委的指示要求,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昌平校区家属区一个安全的环境,保卫处将此列入2006年工作重点,作为重点问题予以解决,并且利用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的机会,决定以林发军同志为总负责,成立家属区治安特别小分队,一方面实行24小时联防,另一方面对相关硬件设施进行改善。最终,将犯罪分子抓获。
二、使安全工作具有先进性理念与长效性制度
学校党政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每年年初学校党政工作的要点都对全年的安全稳定工作进行了部署[⑧],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的学校维护安全稳定工作机制。作为具体维护校园安全稳定的职能部门,保卫处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稳定观。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确保学校安全稳定纳入学校总体规划目标,不断加大对安全稳定工作的投入。另一方面树立创建平安校园,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社会整体共识,创建平安校园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环节,民主法制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前提。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稳定观,才能做到科学治校、民主治校、依法治校。当然,构建平安稳定的校园环境,也是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考验。高校的安全稳定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维护高校稳定是高校保卫组织的重要任务,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突出表现。同时,保卫处也注意拓展宣传教育平台,营造校园安全文化[⑨]。安全是一种意识,安全是一种责任,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安全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全方位的,它既包括安全的环境和秩序,先进的安全管理系统及健全的规章制度,又包括积淀于师生员工中的安全意识、安全行为方式、安全准则、安全价值观等,安全教育是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安全文化素质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
长效性制度主要有三个。一个是设立中国政法大学安全基金制度,既学校每年将拨专款3万元,设立安全基金,并制定《中国政法大学安全基金管理使用办法》,用于奖励在年度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为学校开展大型安全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另一个是推行安全事故现场会制度,即经学校同意,保卫部门已经制定了《中国政法大学安全事故现场会办法》,在校园内,一旦发生治安、交通、防火等事故或事件,都要在第一时间召开全校范围内的现场会议,以便能起到即时警示教育、强化意识、明确责任、引以为戒的作用。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开展创建平安校园工作制度。平安校园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保卫处在学校相关部门配合下,制定了《中国政法大学创建平安校园实施意见》,将近几年来成功的安全工作经验制度化,并予以充实和发展,目的就是不断开创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新局面。
三、让安全保卫工作机制不断创新
1、“校园110”服务体系实现全天候工作。 2005年9月,学校在“校园110”原来24小时值班的基础上,改进为24小时巡逻值班,大大强化了对校园的监控力度,确保校园安定有序。截至目前,今年我校的刑事案件发案率为零。
2、保卫干部巡视制和区域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完善。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保卫工作由静态管理转为动态管理,保卫干部巡视制和区域管理责任制得到完善。(1)干部巡视制,即每周两校区各安排一名保卫干部到各重点部门、重点部位进行巡查,随时发现和消除各类安全隐患。(2)区域管理责任制即两校区划分为若干区域,各科科长是所辖区域的安全负责人,每月至少要到责任区检查、巡视四次以上,排摸情况,搜集信息,整改隐患。今年,通过推行区域管理责任制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十余起。
3、加强对安全员与义务消防员的管理,切实发挥作用。在以往各学生宿舍、各单位办公室设立安全员、义务消防员的基础上,今年对安全员、义务消防员以学校名义进行聘任,并发放聘书。今年在新生中聘任安全员、义务消防员462人,学校的安全保卫工作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一年中,学生安全员、义务消防员提供有价值安全信息20余条。
4、安全检查办法新招不断,比如,安全检查现场办公,注重取得实效。安全检查现场办公是今年我校安全检查工作的新亮点。针对安全检查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今年主管安全工作的副书记冯世勇和主管后勤工作的副校长张柳华亲自带领由保卫、后勤及各学院负责人组成的检查小组实地检查、现场发现问题,就地提出解决办法,限期整改,收效明显。今年上半年对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42个部位和1200余间学生宿舍进行了检查,下半年检查组召开了两次现场会,共检查宿舍1757间。平时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落实目标责任制。年初,我们制定了《中国政法大学安全保卫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按照教学单位、校部机关和后勤三个系列分别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年终进行考核总结;与此同时,在重点时期、重大节假日及重要活动前认真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及时记录,将平时检查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严格执行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年终评选“安全标兵单位”和“安全标兵”,予以表彰,使各单位在安全工作中的责、权、利统一起来,大大调动了师生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积极性。建立隐患立即整改机制。针对安全检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采取给相关部门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的形式,要求其限期整改,并及时反馈整改情况,效果明显。截至目前,今年共发放整改通知书8份。
5、安全教育培训方式不断更新,今年,围绕对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的提高,学校和各单位均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创新工作模式。比如,鼓励和提倡以学院为单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对各院的活动进行指导和帮助。主动出击,师生互动。在教育方式上,采取主动出击的方式,做到职能部门和师生员工之间的互动,送安全到社区、到公寓,扩大安全教育的受众范围。如今年上半年保卫处开展“党在心中,情系法大,安全防范进社区”主题党日活动,免费为两校区家属院师生赠送家用灭火器300多具,并现场讲授消防、治安联防等方面的小常识,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保卫干部针对学生存在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贵重物品保管不当等突出问题,深入到学生公寓进行耐心提醒和教育,受到师生和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与新生签订安全责任书。各级各类新生入学一个月内,学校便与其签订《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安全责任书》,使学生从入学之初便树立安全意识,明确安全责任。今年共签订学生安全责任书 4500多份。加强对机动车驾驶员的管理。今年,学校与教师学生机动车驾驶员签订交通安全责任书560余份,提醒师生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安全出行。举办“保卫开放日”活动。公布保卫工作流程、相关服务设施,接受学校师生员工的监督,加强安全保卫工作部门同师生员工的沟通与了解。
总之,在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保卫处不管是面对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还是针对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斗争问题,不管是涉及稳定的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问题,还是涉及安全的一般治安、刑事案件问题,校园安全防范能力都大幅度增强,校园防控体系不断完善,群防群治队伍建设进一步巩固和强大,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这不仅是学校党委与行政的正确领导,是上级部门的正确指导,是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是保卫部门努力提高自身品质的结果,是工作努力创新的结果。
[①]事实上,这次“保先教育”活动早在十六大前就已开始酝酿。早在2000年,中央组织部按照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批示,组织了全国30万名党员思想状况调查。在调研中发现,在部分党员和地区中存在理想信念动摇、领导干部腐败、基层组织涣散等问题。 在四川省党员调查中,共发出各类调查问卷近十万份,涉及该省14个市(州)、23个厅局、56个县。调查发现,相当多的干部对政治理论学习并不感兴趣,却把心思花在上级领导身上。“上面说的,做错了也对;下面干的,做对了也有错”。有的干部甚至认为,现在形势变化很快,跟不跟形势不要紧,跟紧领导最重要。调查数据表明:有33.3%的人认为自己所接触的领导干部8小时以外把主要精力花在应酬上,有34.36%的人认为自己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整天在研究上级领导近来关心什么。而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党政干部忽视思想理论素养的提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存在着偏差和误区,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漠。12030份问卷调查显示,县处级和市厅级干部中分别有19%和13%的党政干部选择实现个人价值和建设小康之家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为了唤醒共产党员的本色,对全党进行一次“保先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十六大的报告正式提出了在党内开展一次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建议。之所以要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以后决定开展“保先教育”,是考虑到,希望通过对成千上万党员的教育,以达到使党的执政能力提高的目的。参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莫忘党旗下的承诺”载《信息导刊》 2005年 第1期。
[②] 、即“是进一步深化学校各项改革的好机会、是进一步促进学校全面发展的好机会、是进一步加强我校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好机会、是我校全面实施德育新体系的良好契机、是进一步统一教育教学理念、凝练办学传统、建设校园文化的好机会、是加强沟通、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团结进取,构建和谐校园的好机会”参见:石亚军,“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办成有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新发展的群众满意的工程”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专刊。
[③]即“以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切入点、以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建设为切入点、以全面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和素质为切入点”参见:同上。
[④]即“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开展先进性教育与推动学校改革稳定的关系、思想重视与行动积极的关系、党员先进性标准与党员个人个性特征的关系、对自身从严要求和对其他党员从严要求的关系、开展批评与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关系、解决矛盾与促进团结的关系、对待现存问题与对待整改效应的关系”参见:同上。
[⑤]即“党员素质明显提高,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建设明显加强,切实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群关系明显改善,切实为人民群众服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切实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参见:同上。
[⑥]中世纪欧洲大学诞生以后的数百年中,高等教育的最初功能是传授知识。从19世纪开始,德国的洪保和阿尔托夫等在柏林大学进行革新,高举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旗帜。虽然,当今社会发展导致专业分工加剧,使高校的功能逐渐演化,但教学与科研始终仍是其中心功能。相关论述参见:马陆亭著《高等学校的分层与管理》,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8-33页。
[⑦]服务型机关建设要抓住四个关键:一是理解服务需求的自我指涉;二是履行服务职能的能动提供;三是优化服务质量的全景透视;四是满足服务对象的终极效应。相关论述参见:“ 建立党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构建服务型机关—校党委召开校部机关‘回头看’工作汇报会”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06年3月20日。
[⑧] 2006年党政工作要点分别是:“进一步做好安稳工作,以提高实效为目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学校的政治稳定、校园安全,以及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建立和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长效机制。”分别参见:《中共中国政法大学委员会2006年度工作要点》、《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度行政工作要点》载《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06年3月20日
[⑨] “安全文化”是在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的评审会议上提出的。此后,我国安全理论界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安全文化其具体含义是指保护人的生命安全、身心健康以及财产免受意外损失的意识、技术、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等。高校安全文化包涵安全技术措施、安全设备、器材等物态文化,安全意识及安全价值观念等形态文化。其中意识形态安全文化是核心。参见:万桂霞, “论高校安全文化建设”载《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7期。
(转载自《行进在求实与创新轨道上的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转载请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