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

首页 >> 理论视点 >> 正文

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李秀云 刘希庆

2008年05月30日 00:00  点击:[]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弊端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调查显示各高校生活相对比较贫困的学生占全体在校生的15.6%——19.8%,其中特困生占到了7.5%——9.8%,这个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校园内悬殊的经济差距,给大学校园里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有研究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量化研究[1],结果表明,贫困大学生在量表中的各项因子的得分均高于非贫困生,在人际交往、抑郁、强迫、偏执等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到高校贫困生自身的学习就业和个性发展,而且影响到高校建设和教育公平,甚至威胁到家庭和社会安定,阻碍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大部分的高校都开展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但是目前该项工作存在着以下突出的问题:

    1、缺乏心理学理论的支持。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词在于“心理”,要按照心理学的规律和理论对其开展辅导和教育。如果缺乏相关的心理学原理的支撑,对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只能是流于形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有些资料表明[2],目前从事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中有64%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只有36%从事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学生管理工作者缺乏必备心理学知识,他们往往从自己的经验出发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而实际上他们所进行的工作仅仅是思想品德教育,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健康教育。

2、过渡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的消极面,而忽视了他们心理的积极面。现在各个高校都针对贫困生中已存在或易发生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这就导致对他们的教育无论是教育的内容、形式和途径,还是教育的对象和实施者,都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使得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浮在面上,难于深入和开展,其实效性和发展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有研究表明[2],目前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章中大约83%的文章都是论述贫困大学生心理的消极面,比如“抑郁、冷漠、对生活缺乏激情”,“自卑、孤僻、自我封闭”,“异常敏感、好胜、波动大”,“攀比、嫉妒”等等。而他们除了这些缺点外,贫困大学生本身也有很多优点,比如他们在自尊、独立意识、坚持性等方面都优于普通的学生。过于关注消极面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强化它们的不利影响,很多贫困大学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身份,就是受此影响。

因此,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按照心理学的规律和理论进行,要更多的关注贫困大学生本身的优点,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来克服自己的缺陷。积极心理学的产生为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二、积极心理学思潮

积极心理学是由Se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的,这篇文章揭开了心理学从消极心理学模式转向积极心理学模式的序幕,宣告了“积极心理学时代”的来临。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学科[3]。研究重点在人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主张心理学要以人的实际和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从而帮助人最大程度的获得幸福。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应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不仅是关于疾病和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教育、工作、爱、成长和娱乐的科学。在这样的指导下,积极心理学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启示。

三、积极心理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启示

    (一)扭转社会对贫困生的消极认识

当前,贫困生已成为一个专用词,用以表示家庭经济贫困的学生。在社会舆论导向鼓励富裕、鼓励消费的今天,“贫困生”多少带有消极的和负面的色彩。贫困生头衔正逐渐脱离最初的含义,近乎成为社会的一种评价标准。

实质上,人们对贫困的态度始终与文化和时代紧密相联,在20世纪60-70年代,我们提倡的是越穷越光荣,越穷心越红,因此,当时人们乐于言贫,觉得贫的光荣,贫的高兴。但从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时代的主题和现实之后,富成为文化张扬的重点之后,人们由乐于言贫而变为羞于言贫,在行为上也极力脱贫致富。今天,贫穷已经不再与光荣相关,相反与低自尊、丢面子相关密切。这一标准已导致贫困生群体过分重视自我价值判断的金钱化倾向。他们害怕让人知道家庭的状况,拒绝资助,认为这是施舍,也不接受贫困生称谓。

一些关于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调查,其基本结论是贫困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并认为,贫困生由于经济原因而导致长期精神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群体自尊程度低,普遍有不安全感、依赖感。也有人指出,因为贫困,贫困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包袱”,同时还存在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及潜在的隐性问题。这些分析,给贫困生群体涂抹上一层浓厚的消极色彩。许多研究流露了这样一种心理预设,贫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贫困造成的。如果的确如此,那么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最终消除,依赖于其经济地位的改变。显然,这里存在归因错误。家庭经济条件低下,对人的发展的确可能造成某些阻碍,但是这些外部条件不能决定个人成长。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古今中外无数成材者就来自于贫困家庭,这很好证明了人的潜能和向上的本性的伟大动力。积极心理学对人性的假说,恰恰契合了这些事实。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看,我国社会正处于稳定和繁荣的时期,社会应当更加关注良好品德、幸福、创造性和高质量的生活等个人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观对人性积极品质的宣扬,符合时代进步的需要,有助于人们在更深的层次上理解和评价贫困生,修正对贫困生的消极认知,为他们和谐健康地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积极心理治疗的目标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相一致。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其积极的认知和情绪,促进健康人格的形成,最终承担生活和社会的责任。传统的心理辅导认为通过对心理问题的矫正和修复,可以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正向的转移,使其心理困扰得以缓解,心理的损伤得以修复。然而在这种缓解和修复过程中,个体处于被动接受的、受外来因素制约的境地,学生潜在的向上的建设性力量,往往未能被自身所认识,从而未能被自我所调动,也就是说心理消极面的减少并不代表积极面的增加。因此单纯强调心理问题的克服和消除并不能完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

积极心理学提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激发青少年内在的激情,帮助他们发展综合技能,承担起生活的责任,成为有社会能力和富有同情心、心理健康的成年人[4]。这一目标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积极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自我的积极面,关注个体正在经历的知足、满意等主观感受和过去体验的良好状态,同时也关注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当前普遍的幸福感;它包括积极的个性特征,如爱、勇气、给予,创造和持之以恒。在群体水平上,它包括培养个体承担社会责任的美德,培养更好的公民特征。积极心理学既包含了个体的培养目标,也兼顾了群体和社会的培养目标,使得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更加全面和完善。

(三)积极心理学拓展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消极价值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导致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贫乏化。虽然教育的内容是贫困学生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诸如学生人格发展问题、意志力培养、情感情绪调节、人际关系处理等等,但这些问题都是负面取向的,更多的列举了问题的消极面,忽视了学生的成长潜能和主题能动性。积极心理学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材提供了新的视角,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为这些丰富的内容就在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身上和周围,就是我们每一个人流畅的积极思维和情绪体验,这些内容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又有普遍的社会性,新颖变化,鲜活生动,富有价值。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和丰富,只要我们去关注和挖掘,就是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生动的教科书。

    积极心理学主要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5],对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启示可归结为以下三点:

1、培养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包括对待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培养其满足、满意等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培养幸福、身体愉悦等积极体验;在对待未来方面,主要培养其乐观和希望等体验。通过培养这些体验使贫困生拥有感受快乐的能力,给自己的心灵多灌输积极的思想,学会寻找生活中幸福的体验和一切美好的事物。

    2、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特征。人格研究是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家要重点研究人格中所包含的积极方面和积极特质,特别是人格中的积极力量和美德。根据这些我们要引导贫困生培养优秀的积极品质:乐观、爱、交往、技巧、美德、工作能力、感受力、创造力、天赋、灵性、宽容、毅力、勇气、防御机制、智慧、关注未来、自决等,有着积极的思维习惯才能习惯性地去挖掘生活中的美好一面。

    3、积极的社会环境,如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等。在积极心理学看来,人及其经验是在环境中获得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能够良好地适应环境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潜能发展的家庭影响能够为人的能力、潜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条件、语言环境等,都是这样的支持系统。而贫困的学生往往从小就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环境中,经常遭受到周围同学的歧视和嘲笑,使他们产生非常低的自我评价,产生无助感。如果给贫困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和环境,他们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改变自我封闭的个性心理特点,逐渐的学会与周围的同学积极相处,从而激发本身所具备的潜能。

    (四)积极心理拓展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以问题为取向,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负荷在心理健康课、心理辅导与咨询等一些载体上,固着在心理问题的解决方面,导致了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式的贫乏化。

心理活动应该融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我们。其实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是自我心理的调试者,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每一个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客体。积极心理学取向可以使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社会、家庭、校园丰富的人文资源,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家庭、社区为载体,深入广泛、生动有效的开展。例如,积极心理学在调动学生自身积极主动性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发展性[6]”,把增强积极的心理体验作为主要手段,充分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为了激励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具有深刻的心理体验,积极心理教育常采用自助式的教育方式,比如自助式心理探究、自助式心理训练、自助式心理辅导、自助式心理暗示、自助式心理社团等。

综上所述,积极心理学为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对于切实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邰永琳,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研究[M],河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013

[2] 黄淑婷,浅谈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研究的缺陷与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98——99

[3] Kennon M. Sheldon, Laura King.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3)

[4] ThomasM·Kelly·Positive Psychology and Adolescent Mental Health: False Promise or True Breakthrough [J]. Adolescence· Roslyn Heights: Summer, 2004, 39(154), 257

[5] 李怀玉,论心理学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2115——117

[6] 崔景贵,现代人性观与心理教育人性化[J],教育研究,20047):43-45.

(转载自《行进在求实与创新轨道上的探索——中国政法大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文集》,中国

关闭